9月26日,固阳稒事美食特产文创街歌舞飞扬。“同心庆华诞 喜迎二十大”包头市艺术剧院助力固阳县乡村振兴汇报演出在这里举行,来自固阳县文联音乐舞蹈协会的会员们和他们的指导教师——包头市艺术剧院的专业团队联袂呈现了一场听视觉盛宴。
两个不同群体的结缘于今年七月份在固阳举行的“包头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那次活动中,艺术剧院的老师们不仅送来了一场文艺演出,还对金山镇万胜壕村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的队员们进行了精心的指导。活动结束后,响应群众需求,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积极与艺术剧院对接,促成了此次艺术培训。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包头市艺术剧院的文艺志愿者们与固阳县的文艺爱好者组群结对,以集中上门培训、反复温习强化的方式,就声乐、舞蹈、二人台唱段、器乐等提供专业辅导。
“我拉胡胡(四胡)四十多年了,一直是自己在摸索练习,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专业的指导。这几天老师教的内容,靠我自己,可能练一辈子也达不到那个水平!”金山镇万胜壕村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的李生可谓是团队的骨干,但他自己心里最清楚的是,自学成才的技艺任凭怎样苦练也提升甚少。在七天的培训中,艺术剧院晋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奏员任维中老师不但手把手指导大家进行教学练习,还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进行乐理知识、音乐常识讲解。“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现在会拉四胡的人不多,我就希望通过培训,通过他们的表演带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四胡,聆听四胡,爱上四胡。” 任维中说。
同一个场所,国家一级演员、漫瀚剧表演艺术家张建新、张玲玲老师则是从戏曲的唱腔、身段、形体、戏曲理论等进行现场培训。就是在这个不足百平米的屋子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兴顺西镇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金山镇各民间乌兰牧骑小分队的队员们。一招一式、每个眼神,每个动作,老师都点点面面教得认真、精细,学员们不仅学到了唱腔、功底、表演,更学到了地方特色艺术的文化精神。
与此同时,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县文联音舞协会副主席宋玉英和协会会员们在李天、王颖两位舞蹈老师的带领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从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管理到情绪投入,老师们反复示范,学员们认真揣摩,反复练习。每一次培训结束,负责的老师们都要留下“家庭作业”:老师自己录视频分享给队员们,队员们将自己练习时的视频发送给老师,老师远程进行指导交流。“我要带领我们的队员反复练习,然后再教给更多的姐妹们!”宋玉英说。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优美动人的歌声在县文化艺术中心上空回荡,从音准节奏到气息运用,再到声部融合,在声乐老师杨晓东的耐心指导下,50多名合唱团学员放声唱歌,悠扬的歌声从课堂飘向社区农村、飘向居民的身旁。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公益若水,万物惠泽。晨曦微露时出发,暮色苍茫时返程。包头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不仅让固阳县的乡村文艺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为全县各文化大院、艺术团体播下艺术的星火,从而营造全民参与艺术普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