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阳,入冬后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村民们在院里支起大锅,用木材取火,忙活着当地的特色大餐——杀猪烩菜。近日,“传承习俗,品味斗铺”西斗铺镇首届“年猪节”文化活动在新民村火热开幕。
村里的红火,来得总是那么热烈与奔放。
伴随红火热闹的音乐、喜庆欢快的锣鼓声,西斗铺镇乌兰牧骑小分队50余人组成的踩街队伍身着盛装,踩着欢快的步伐走上新民街头,为村民献上灵动的踩街表演。
怀揣着收获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游年猪仪式开始了,只见花车载着一头400多斤重的年猪巡游而来。村民们敲着欢快的锣鼓、扭着愉悦的秧歌,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院内院外一片欢声笑语。吉祥年猪被抬上舞台,一场别开生面的“请年猪”仪式为西斗铺镇人祈福,预祝在未来的日子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顺遂、幸福安康。
观看文艺演出的同时,由各村党代表和镇村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在现场东奔西走地忙碌着。他们有的积极推销村集体农副产品,有的亲切招呼村民试吃,有的耐心为来往游客宣讲民生政策、法律法规,更有“有事搭把手”志愿服务队伍搭起展台,自告奋勇为村民义务理发,为高龄老人进行生存认证。天气虽然寒冷,但抵挡不住全镇党员干部为老百姓服务的热情与赤诚。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活动现场,黄芪、马铃薯、石磨面粉、胡麻油、菜籽油、葵花子等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着来往游客,更有黄芪水、烤马铃薯、藜麦粥、手工辣酱等特色美食邀请大家品尝,让游客们可以购买到正宗实惠的有机健康农产品。
村民们在一个个摊位前浏览驻足,有序排队品尝、购买,有的左手提面粉、右手拎胡油,有的手捧炭烤马铃薯大快朵颐,有的对馒头蘸辣酱赞不绝口。“我专程和姐妹们过来参加‘年猪节’,非常红火热闹,特别像小时候过年的样子,我们还购买了好多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感觉价格公道、吃得放心。”一位村民表示。
现场更有村集体经济新品“斗铺情·黄芪酒”重磅发布,“斗铺情·黄芪酒”选用纯粮固态酿造高品质原酒,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完美结合,除保留闻香优雅、入口醇厚、回味甘甜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外,更显著的特点是将黄芪的药用价值融于白酒,营养丰富,饮后不上火,既是佐餐佳酿,更是养生佳品,为广大消费者健康饮酒提供了新的选择。新品一经发布,广受好评,在场游客跃跃欲试,纷纷表示作为从西斗铺镇走出去的游子,“斗铺情·黄芪酒”可谓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不二选择。
一场“年猪节”,一碗“杀猪菜”。“年猪节”的重头戏就是香气浓郁的猪肉烩酸菜。灶台边,大炭在火炉里噼啪作响,掌勺师傅一边忙碌一边说:“今天用2口大锅烩130斤猪肉、100斤酸菜、150斤土豆,大概够300人同时食用。”
一寸半宽、筷子厚的肉片,新民村独家腌制的手工酸菜,红泥井特产旱地土豆和忽鸡兔农家粉条依次入锅。急火烧滚、慢火熬炖,不一会儿,地道的杀猪烩菜就出锅了。猪肉肥瘦相间口感香嫩,酸菜酸爽开胃,嗞嗞作响的肉香飘散开来,不仅有浓郁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更承载着斗铺人对故乡的眷恋。
硕大的铁锅、流油的鲜肉、升腾的热气、扑鼻的香味……每人一碗热气腾腾的杀猪烩菜,一块蓬松香甜的刘伟壕旱地红皮小麦馒头,再搭配西斗铺镇“武苏图勒”秘制辣酱,大家围坐在桌边纵声谈笑,品尝记忆中“故乡的味道”,体会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天炒出来的肉香味让我回想起儿时的味道,这是正宗的纯粮食猪才有的肉香味儿,下次我一定带着家人一起来品尝。”一位游客赞不绝口。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帮助农民销售笨鸡、猪肉、牛肉、腌制木瓜丝、手工酸菜、白面、莜面、胡油等各类农副产品总额超1.5万元,实现了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预期效果。
“这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宣传、助销了村里的农特产品,还将冬季乡村一日游推向了高潮,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尹向军高兴地说。
感受杀年猪的风俗、品尝杀猪烩菜的美味、选购地道农产品……“年猪节”不仅带来了舌尖上的味蕾盛宴,更是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盛宴”。
西斗铺镇党委书记李领斌说:“举办这次活动,有助于传承弘扬我国春节传统民俗文化,营造喜庆浓郁的节日氛围,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我们成功做到了依靠活动聚人气、用美食暖民心、以文化增活力,扎实推进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