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朔处于阴山北麓向达茂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固阳县城沿211省道向北行车30公里,会经过一个名叫“后公中”的地方,这是大后山流域一条重要的分水岭。昆都仑河、艾不盖河在此分道扬镳,前者“积小流成江海”,向南轻歌于浩渺黄河;后者“积跬步至千里”,向北湮灭在茫茫戈壁。
这种鬼使神差的地理传奇,在亿万年的演绎过程中,仿佛按照剧本的套路,始终循规蹈矩。这远比1500年前冷兵器时代,由怀朔走出的那些乱世枭雄燃起的烽火狼烟,满目的哀鸿遍野,更加单纯可敬!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怀朔古城遗址东北约10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白灵淖”地方。提起白灵淖,当时在山北地区也算是赫赫有名。不难想象,在干旱少雨、丘陵起伏、山川迭起的大后山,偶见一汪碧水,那种兴奋惊讶,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受游牧文化影响,人们为这片“水塘”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白灵淖”。
白灵淖,因水而赋有灵性,也因水而被包头人熟知。本世纪初,乡镇改革时,白灵淖乡、卜塔亥乡、东公此老乡,三乡撤并成立怀朔镇,原来的白灵淖乡,变成了现在的白灵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