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近年来,固阳县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聚焦工业富县、商业活县、生态旅游兴县、农牧业稳县的发展思路,高质量建设幸福固阳。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明确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新能源发展、农畜产品生产、进出口贸易和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
推进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固阳县园区工业企业实现绿电直供,已开发新能源装机容量6GW。投资651亿元,实施东方日升绿色硅基、大全高纯硅重大项目,形成工业硅产能25万吨、多晶硅产能5万吨、单晶硅产能10GW、组件产能3GW的光伏装备全产业链。2021-2023年,全县GDP分别达到78、95、103亿元,增长率分别是9%、4%、8%,在全区103个旗区县分别排11、44、31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6.9、8.0、9.5亿元,同比增长71.4%、16.3%、19%,在全区各旗区县分别排45、32、26(预计)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5137、26494、27952元,同比增长8.5%、5.4%、5.5%,“工业富县”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网店突破1000家,电商交易额达2.77亿元,旅游收入8221万元,“商业旅游活县”成效显著。
稳住三农基本盘,促进乡村振兴。
制定《固阳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固阳县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抽调市县两级干部293人组成驻村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1030人,为全县5209户9267人落实帮扶措施,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自有野生黄芪种源培育,擦亮“正北芪”金字招牌,培育形成了有机种植、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远销海外,“41°固阳献·固阳黄芪”被授予全球地标优品,荣登“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中国农业产业兴旺示范引领百强榜”;集中使用“固羊羊”品牌,肉羊深加工年产30万只,产值3亿元,做精羊产业;将荞麦、莜麦纳入商业保险范畴,调动农户种植有机杂粮积极性,年消纳杂粮1500吨,产值达到1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近2万户,卫生公厕行政村全覆盖。大英图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万胜壕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投入3.8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治理等工程,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获评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牧业稳县”更加突出,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全县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厚植为民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全国第一县成果,森林覆盖率达24.2%,森林、草原、湿地面积达到509.7万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2022年生态质量指数59.18,综合评价为“二类”。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行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校园长聘任等改革措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健康固阳建设,公开招聘公立医院院长,形成“国内专家远程会诊、区内专家不定期坐诊、市内专家定期坐诊”医疗服务模式。组织开展为企业找工人、为农民找工作行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帮扶实现全覆盖,不断增强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